开云体育

ctrl + shift + ? for shortcuts
© 2025 开云体育

(20210604) Hot Posts


 

开云体育

2021-06-04 Hot Posts

?

Hacker News

Mozart Data (YC S20) Is Hiring a Growth Marketer

V2EX


请问是我道行不够还是上司跟不上潮流?

入职不久的前端开发,最近参与一个模块的调整作业,模块本身多人接手过所以 es5 es6 都有。 用 es6 的 filter 方法处理了几个 api 接收的数据, 完后 codereview,上司说不行非让我用 for 循环写,理由如下

1.他看不懂,原因是他虽然也懂前端但是主要负责后端,原话:java 里没有 filter 2.他看不懂就没法排错,万一写错他不知道哪错了 3.新特性不够稳定,兼容性有问题,显然他不懂 bable 4.万一我休息遇到 bug,for 他会改 5.for 也罢 filter 也罢最后都能用,为什么不用大家都懂的

虽然我给他普及了相关知识,可还是被无情拒绝。 当时我是很生气的,这明明就是 js 基础了,2021 年还有这种人? 不过事后一想,上司的做法不能说全错,毕竟他是要对项目负责的,稳是第一位。

公司还行,但是没有干长的打算 如此别说是参与内卷了,不仅啥都学不到,技术退步肯定是必然的。 请问各位遇到这种事情会怎么办?



同事电脑是的功率比较大,我电脑是小功率的,
充电头一样,他用我的充电器冲完我充电器发烫,我担心过载把我充电器报废,请问 V 友,我该怎么办。

不能直接拒绝,因为是 leader
且已经多次告知:让他带自己充电器、过载导致充电器报废。

我该怎么办!求帮忙

真是醉了,大夏天怪热的,老是把空调温度调得很高,我调低,她调高,反反复复 冷多穿点衣服不就行了嘛


据外媒 AppleInsider 报道,之前多方媒体预测苹果将会在 WWDC 21 大会上发布新款 16 英寸 MacBook Pro,近日其电池参数信息被发现出现在一份中国监管文件中。

有望 WWDC21 发布,苹果新款 16 英寸 MacBook Pro 2021 电池信息现身中国监管文件:相比上代有缩减

该文件是由苹果供应商新沃达电子( Sunwoda Electronic )提交给监管机构的,在文件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苹果 MacBook Pro,但是其型号为 A2527,这与苹果产物的其他型号一致。

该文件显示,该电池的额定电压为 11.45Vdc,额定容量为 8693 mAh,充电限制电压为 13.05Vdc,这与目前 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电池非常接近,后者的额定容量和电压为 8790 mAh/11.36Vdc 。

如果该消息是准确的,将意味着新款 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电池容量相比上代会有降低,可能是因为新款电脑将会采用扁平化设计,而且新的 M 系列芯片也会减少功耗,所以实际使用时间可能并不会减少。

IT 之家了解到,根据此前爆料,新 16 英寸 MacBook Pro 预计将采用全新设计,顶部和底部更平坦,且有更多的端口,包括 HDMI 端口的回归、SD 卡插槽和 MagSafe 磁性电源接口。此外,该设备还将采用 mini LED 显示屏,Touch Bar 将被取消,转而采用物理按键。

苹果 WWDC 21 全球开发者大会将在北京时间 6 月 8 日凌晨 1 点开幕,在此次大会上,苹果很有可能发布新款 16 英寸 MacBook Pro,大家届时可以关注。


简直是太难了 孤立无援,每天都是绝望的心情,战战兢兢,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干完活,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完成功能 有时候踩到一个坑要花一两天时间解决,这就是传说中的苦活脏活累活了吧


从业多年几乎没看到过一份合格的 API 文档。

回想了一下,接触比较多的什么京东开普勒、微信开放平台、支付宝,以及各种提供开发平台服务的小公司,就没有几个省心的文档。

包括不限于 无业务整体流程、文档结构不清晰、参数命名规则混乱、参数说明含糊不清、示例与说明不一致、出现未说明错误码 等问题。

拜托各位业务负责人、各个 Leader 、还有写文档的铁子们,写文档的时候稍微多花点心思,节约大家的沟通成本。皆大欢喜不好吗?


趁着 618 的促销活动,我购入联想笔记本一台。真喜欢!这触感,这画质,这迷人的新玩具。

唯一不满意的是硬盘容量,宣传上说的是 512GB,但是自己进去系统看只有 490+GB,除去系统和预装软件占去一部分,实际可用的就更少了。

不爽!遂跟客服交涉,我也知道这里涉及到系统换算公式与硬盘换算公式上的区别,但我觉得这件事情说白了还是欺负消费者:

  1. 硬盘容量怎么算,按照国家标准来,而不是“业内一般这样做”;
  2. 客服说,硬盘产商都这么干的,不信你去问它们。荒谬!我又不是跟硬盘产商买的电脑,为什么要我去跟硬盘产商交涉?
  3. 既然两者计算方式不一致,那么应该把科学的、计算机实际可用的容量告诉消费者,而不是玩换算游戏,否则就是“又当又立”了。

我上一台小米就没出现这种情况,是多少就是多少,可以通过查看磁盘看到。一早告诉我是 512,拿到手白白折扣了十几 G,心里自然不平衡。

之后我申请了售后,奇怪的是客服说只要外包装在就可以拿回去检修,确实有问题可以更换,但我不知道它们会不会再在这个问题上跟我 argue 。

各位 V 友,你觉得我这样维权,胜算有多大?

?